当前位置:首页 -> 招生问答

校地协同育人才 职教创新促振兴——山东电大中专教育研培活动暨乡村振兴专项调研纪实

2025-04-07 15:21:11


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,践行终身教育理念,3月27日-28日,中央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(以下简称"中央电中")联合山东开放大学共同举办山东省中专教育社会招生专题研培活动。我校副校长罗娟带领教务招生、教学管理等业务骨干团队全程参与,与山东开放大学体系内50余位教育工作者共商新时代开放教育创新发展路径。

【战略引领 共谋发展新篇】

在开班仪式上,山东开放大学副校长郭丕宽系统回顾了校地合作成果,特别指出自2018年与中央电中联合启动"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计划"以来,已累计培养基层治理骨干6636名。这些学员通过"理论+实践"的模块化学习,在产业升级、基层治理等领域形成230余个创新案例,其中12项入选全国职业教育优秀成果展。郭校长强调,新形势下要依托中央电中"智慧电中"数字平台,构建"招生-培养-就业"全链条服务体系,重点开发涉农电商、智慧康养等6个特色专业方向。

中央电中副校长罗娟在主旨报告中,从国家职教改革视角阐释开放教育新定位:"作为我国‘互联网+职业教育’先行者,中央电中已形成‘1个总部+35个省级中心’的办学网络,年培养技能型人才超20万人次。"针对山东实际,提出构建"三协同"发展机制:校地协同创新专业设置、体系协同优化资源配置、产教协同开发实践基地,并着重介绍了"新农人培育"和"工匠摇篮"两个国家级特色项目的运营经验。

微信截图_20250407152020.png 

【智慧赋能 夯实办学根基】

在为期两天的研培活动中,中央电中教学团队展示了数字化改革最新成果。综合办主任李沐明解读的"乡村振兴专项招生政策"中,创新性提出"学分银行"跨地域认证机制;教务科长侯艳芹演示的智慧电中平台4.0版本,实现从报名注册到毕业认证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,特别增设VR实训模块和AI学情分析系统。这些信息化建设成果,使山东原有的"送教下乡""田间课堂"等特色教学模式实现数字化升级。

【扎根基层 培育振兴硕果】

调研团队深入德州庆云职专开展实地考察,与6名村两委学员代表进行深度交流。南侯村党支部书记李荣新展示的"云上合作社"项目,正是中央电中"数字乡村建设"课程的实践成果,通过电商运营培训带动全村户均增收1.2万元。在张桃符村,调研组目睹了"智慧农业实训基地"的生动场景:学员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500亩蔬菜大棚的精准管理,产量提升30%的同时减少农资消耗25%。

【体系创新 彰显职教担当】

作为我国开放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,中央电中始终践行"教育赋能乡村振兴"的使命。其首创的"四维融合"培养模式(学历教育+技能认证+创业指导+产业对接),已在全国建成87个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基地。山东项目的成功实践,不仅验证了开放教育在基层干部培育中的独特价值,更探索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"齐鲁样板",为新时代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。

此次研培活动标志着校地合作进入3.0阶段,双方将共同推进"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基地"建设,规划未来三年培养万名"带不走"的乡村建设带头人,持续释放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乘数效应。

-中央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信息网

推荐新闻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