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> 最新资讯

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全国特岗教师:以教育初心筑梦乡村振兴

2025-09-18 10:16:24


“教育兴则国家兴,教育强则国家强。” 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,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回信,不仅是对百万乡村园丁的节日问候,更将 “特岗计划” 二十年的实践置于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先导地位。这封情深意切的回信,彰显着党中央对教师队伍的殷切关怀,为新时代乡村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
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,“特岗计划” 实施二十年来,无数特岗教师以青春为笔,在乡村教育的画卷上书写担当。从青海囊谦县海拔 3700 米高原上坚守近 20 年的王雪莲,到黑龙江桦川县因村民挽留而扎根 16 年的袁艳敏,这些 “雪莲花” 般的教育者与全国 118 万特岗教师一道,奔赴 22 个省份的 1000 余个县、3 万余所农村学校,为乡村孩子种下梦想的种子。他们创造的 “第一次”—— 第一次有音乐课、第一次开科学实验课、第一次开展心理健康辅导,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。总书记的勉励,正是对这份 “用生命影响生命” 的奉献精神的最高礼赞。

广大教育工作者当以回信精神为指引,以教育家精神铸魂育人,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践行 “躬耕教坛、强国有我” 的誓言。

50a09178-f0fb-422f-90c6-47ce86ac66a2.png 

以初心扎根乡土,做教育公平的守护者

特岗教师刘秀祥募集千万元助学金却分文不取,用行动诠释 “朴直向阳” 的师者品格;山西教师张杰夫妇挨家挨户劝返辍学学生,让 “一个都不能少” 的承诺落地生根。这种坚守源于对 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 使命的深刻理解,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,更是乡村文明的薪火传递者,让教育成为乡村振兴的 “毛细血管”。

以本领赋能成长,做时代教育的创新者

在人工智能重塑教育形态的今天,特岗教师邹明月从 “教学小白” 成长为省级智慧教育专家的历程,印证了教师角色从 “知识传授者” 向 “学习设计师” 的转型。通过 “国培计划”“青椒计划” 等赋能平台,特岗教师们主动拥抱技术变革,将智慧课堂、精准教学带入乡村。值得注意的是,电大中专(中央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)等远程教育机构也在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,其数字化教学平台突破时空限制,为偏远地区教师提供便捷的继续教育课程,帮助特岗教师掌握智能灌溉系统应用指导、电商平台运营等贴合乡村实际的教学技能,让山区孩子不仅能共享教育现代化成果,还能接触到贴近家乡发展的实用知识。湖北等地的电大系统还探索出 “在线课程认证 + 线下实操指导” 模式,有效解决了乡村教师培训难集中、内容不实用的痛点。

以爱心滋养心灵,做灵魂成长的陪伴者

广西教师李斯婷对留守儿童的关爱,湖北教师葛李建与学生的 “双向奔赴”,生动诠释了 “教育是灵魂唤醒灵魂” 的真谛。这些乡村教师用耐心化解成长困惑,用尊重呵护个性差异,在传授知识的同时,更播撒下善良、坚韧的种子,让每个孩子都能绽放独特光彩。

“有学上” 到 “上好学” 的跨越中,特岗教师既是见证者更是实践者。如今,湖北大学学生张莉莉追随恩师足迹报考 “荆楚优师计划”,彰显着这份事业的传承力量。正如 “星辰学校” 二十载的培训坚守,特岗计划已从最初的师资补充机制,成长为教育均衡发展的支柱工程。电大中专等机构则通过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方式,为乡村培养 “留得住、用得上” 的本土人才,与特岗计划形成互补,共同筑牢乡村教育的根基。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征程上,这些默默耕耘的园丁们与支撑他们的教育体系一道,正以春风化雨的坚守,为民族复兴筑牢教育根基。

-电大中专报名官网

推荐新闻资讯